緊固件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之道
日期:2018-02-28 瀏覽:498次
能源和環境的雙重制約
據有關消息,2003年我國的GDP僅占世界總量的4%,卻消耗了占世界40%的水泥,31%的煤炭,27%的鋼材。按照這樣資源的消耗,要使我國人民達到發達國家的生活水平,不但我國的礦產資源遠遠不夠,就是用全球的礦產資源也難以支撐。而且這樣下去,必然導致資源稀缺度提高和價格的上升,使我國的生產成本越來越高,最終使生產的擴大難以為繼。據有關專家估計到2010年,我國45種主要礦產資源,只有11種能依靠國內保障供應,到2020年將減少到9種,到2030年可能只有2~3種。由此可見,帶來的能源和環境等方面的問題將日益嚴重。
在能源和環境的雙重制約下尋找長期的可持續發展,是當今機械領域企業都必須面對的嚴峻現實。作為緊固件在機械零部件中只占很小的比重,也不可能置身其外,如不徹底改變其傳統的發展模式,則有可能面臨萎縮和被淘汰的命運。
下面從六個方面談談在能源環保的制約下緊固件企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問題及應對思路,拋磚引玉,希望與業內人士交流。
1、改變傳統的發展模式
在高強度緊固件的設計和研發上,除了要考慮制造工藝過程對產品機械性能的要求以外,還必須從原材料的篩選、材料改制、生產制造工藝、熱處理、三廢處理回收等各個環節上都充分考慮到能源和環保問題。
作為高強度緊固件的生產企業,應當重新審視和評估自己的商業道德和價值觀念,徹底改變過去那種單純以實用性能為目標,以短期經濟利益為目標的設計、生產和經營原則。而作為緊固件的使用者,也應當加強環保意識,把是否符合能源和環保要求作為評價、選擇和使用緊固件的重要先決條件。必須承認,在目前國內有關環保的理念、政策、法律法規都不完善的情況下,能源和環境的制約應當更多地依靠高強度緊固件的使用者以至全社會的共同監督和參與來實現,單靠緊固件制造商的自律是不可能的。
2、提高生產技術和管理水平
傳統的緊固件生產過程,實際上不過是老式生產作坊的幾何放大。要適應能源和環保方面提出的越來越高的要求,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造:⑴采用高效率和節能的多任務位聯合冷鐓設備;⑵在生產中采用高精度的在線無損檢測和計量儀表和設備;⑶采用計算機系統進行生產全過程的跟蹤監測和控制;⑷使用能夠真正達到“零排放”的三廢處理技術和設備。
不斷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全面強化銷售、研發、生產和儲運等環節上的管理是減少能源消耗和三廢污染的根本途徑。近年來,ISO9000系列和ISO 14001質量和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工作已在緊固件行業普遍展開,但這不過是一些與管理有關的手段和工具而已,如果離開了先進的管理理念、管理結構和完善的管理體系,僅僅沉迷于各類時髦的手段和工具而放棄管理上的不斷更新和進步,就不能適應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3、優化熱處理工藝
目前,我國緊固件行業使用的鹽浴爐、箱式爐、開式氣體滲碳爐、網帶爐,雖然部分實現了可控氣氛技術,但未脫離傳統的人工控制技術范疇,產品質量仍有波動性。因此,必需將傳統控制技術提高到智能控制技術的層次上來。
對高強度緊固件調質處理,自攻螺釘滲碳(碳氮共滲)處理,利用智能控制技術來實現熱處理工藝參數的最優化,可無需技術人員制定工藝、無需人工參與調節,可使碳濃度波動值控制在<0.05 C%的范圍內,可使硬度值的波動控制在1.5HRC范圍內,可使溫度嚴格控制在±1oC范圍內。
以智能控制技術結果為參考依據,結合試驗驗證,適當修正某些現行緊固件熱處理工藝中長期沿用的不合理的加熱時間和保溫時間。研究開發和推廣節能的熱處理工藝是投入小見效快的節能措施,力爭熱處理的平均單位電耗下降到500~600KW?h/t,在這方面潛力很大。
4、清潔生產
清潔生產是指通過對生產過程和產品的綜合治理,最大限度地保護自然環境和利用自然資源。螺紋緊固件生產對環境有較大的污染,主要包括生產中產生和排放的廢氣、廢水、粉塵、油煙(霧)和噪聲等。和傳統意義上的污染治理相比,清潔生產更強調治本,對污染采取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更注重從源頭就開始控制,使污染物盡可能不產生或少產生。更強調全過程控制。
高強度緊固件調質淬火后表面沾有很多油污,即使經過清洗后再回火仍有不少油煙。多任務位聯合冷鐓機,雙擊整模冷鐓機每天開機時間在12小時以上,冷卻油液揮發大量油霧。目前大部分企業都是直接抽風向室外排放,但對大氣的污染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高科技靜電凈化是處理油煙油霧的較好方法,但成本高,有關部門應給予充分關注和扶持。
5、廢液處理
高強度緊固件淬火使用的液體淬火介質的壽命總是有限的,最終都必然面臨一個廢液處理問題。隨著環保壓力的持續增大,液體淬火介質的廢液處理正日益成為影響液體淬火介質使用成本的重要因素。
而冷鐓設備使用的冷卻油液是否“可處理”,取決于冷卻液的供應商或者使用者是否掌握相應的處理技術。使用的有效、經濟上可行的廢液處理方案,終將成為淬火介質和冷卻油液是否具有市場競爭資格和能力的先決條件,這是緊固件制造商必須加以重視的一個環節。
緊固件制造中的表面處理電鍍,氧化著色,排放的酸洗介質和脫脂劑廢液造成水體污染,有毒、刺激性和腐蝕性易造成環境污染超標,從而導致緊固件行業對環境影響狀況的加劇,對此應加強廢液處理技術改造的投入。
在確保有效的三廢處理,不污染環境的前提下,如何對廢液進行有效的回收和利用,是一個更深層次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也是從“資源消耗”轉向“資源循環利用”發展模式的重要一環。
6、提高模具使用壽命
冷鐓模具使用壽命作為緊固件制造的關鍵項目之一,直接與能源和環保有關。冷鐓模具的使用壽命實際上有兩個含義,一個是經濟上可承受的標準,即所謂壽命/價格比;另一個是環境保護方面是否可接受。目前在國內環保法律法規尚不完善的情況下,一些在環保上不可接受的產品壽命,在經濟上暫時可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在不斷增大的環保壓力面前,這種狀況終將逐漸起變化。
根據環境材料學的概念,冷鐓模具用單一合金制造最為理想,因材料成分越復雜,再生循環越困難。例如Fe-C-Cr系合金就被認為是最有前途的通用合金Cr12、Cr12MoV 模具鋼可根據需要用于不同緊固件場合。從產品技術和應用技術上最大限度的實現模具的長壽命,迄今仍然是一個重要的努力方向。
7、結語
緊固件企業要努力提高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正確處理當前和長遠、局部與全局、企業與市場等等方面的關系。在能源和環保的雙重制約下,從我國國情出發,修正自己的發展模式,并選擇一條非急功近利的可持續發展道路。通過踏踏實實的工作,實實在在地提高生產技術和管理水平,提高服務質量,以不辜負我們的時代和時代帶給我們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