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鋼價急劇下跌原因分析
日期:2018-02-13 瀏覽:364次
進入6月份后,在恐慌性下跌氣氛的影響下,上海地區鋼材市場繼續呈現全面回落的運行態勢,各主要鋼材品種價格一路下挫。6月上旬,滬上建筑鋼材、冷熱板、中厚板等主要鋼材價格連續趨跌,建筑鋼材市場價格一度跌至3000元/噸以下,有的實際成交價為2900—2950元/噸,甚至更低。
據業內人士分析,市場心態對目前鋼價下跌起到較大作用?,F在該市場鋼材社會庫存總體處在正常水平,需求也沒有明顯下降。如上海地區目前的建筑鋼材庫存量約為23萬噸,而以前高的時候曾達到40萬-50萬噸,因此屬于合理、正常水平。
從需求方面看也沒有明顯減少,今年1-4月份,國內市場鋼材表觀消費量為10192萬噸,比去年同期(同口徑)依然增長12%。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5.7%,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25%,機械制造、造船、集裝箱、鐵路等用鋼行業均大幅增長。這說明國內市場對鋼材需求依然較大。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鋼材經銷者心態不佳、貿易商恐慌性殺價銷售是上海鋼市行情進一步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些貿易商在國家出臺的鋼坯出口退稅取消、鋼材出口退稅下降以及嚴控房地產投資等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措施的影響下,對市場的預期心理壓力增加,對后期市場普遍持悲觀失望心態,紛紛低價銷售,希望早日出貨以減少虧損。
這種現象不僅在上海存在,全國各主要城市都普遍存在。據統計,到目前為止,國內28個主要城市建筑鋼材平均價格較4月初下跌了600元/噸左右,部分市場跌幅甚至超過了1000元/噸。建筑鋼材價格的大幅下跌,不僅造成許多貿易商虧損嚴重,而且使得許多鋼廠被迫陷入停產、轉產的困境,形成惡性循環。
業內人士談到,近來出現的保值銷售、追溯退差等經營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對當前整個鋼市價格急劇下滑起到了推波助瀾的效應。由于鋼市的持續震蕩,鋼價頻頻下跌,貿易商連連虧損,已不再向鋼廠訂貨,或者大幅減少訂貨量,致使鋼廠庫存資源不斷上升。
為消化庫存,一些鋼廠采用讓利貿易商等諸多營銷方式,有的貨到以后再按當地行情定價;有的價格不鎖定,實現銷售后每噸給予貿易商20~30元勞務費;有的則以“追溯退差”形式,給予代理商補貼;等等。由此一來,一些貿易商為擴大銷量,以取得更多的勞務費而低價銷售,從而加速鋼價急劇下跌。
為此,業界一些人士認為,當前對于廠家、商家來說,最要緊的是調整心態,理性的看待鋼價的漲跌,不要盲目跟漲跟跌,確保鋼價在合理價位平穩運行。同時,靈活地運用供求規律,辯證地對鋼材市場供求關系進行綜合分析和研究,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對市場的識別能力。這樣,才能把握鋼材市場變化趨勢,及時作出正確判斷,在跌勢中贏得商機。